网站公告
企业风采

 

地址:长春市南关区大经路2206号21世纪A座1008室

网址:http://jllycy.com  或:吉林省林业产业   

 E--mail:jlslycyxh@163.com

邮编:130041   

 

欢迎光临吉林省林业产业网站,如果您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您联系我们!

中国林草建设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

     2020-6-2       访问次数:4326次

 

中国林草建设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http://www.forestry.gov.cn/2020-05-21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天行长臂猿,是2017年首次由我国专家发现并命名的长臂猿新物种,目前总数不超150只,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物种,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省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和高黎贡山一带。范朋飞摄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3个层次。作为生态建设的关键部门,林草系统承担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及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职能。近年来,中国林草建设有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生物多样性保护逐步纳入自然资源保护修复各类规划和计划,野生动植物就地与迁地保护网络不断得到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调查及科研稳步推进,宣传和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中国已初步建立了有关自然保护地配套的法律体系,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成立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对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开展长期的监测与研究。遥感、红外相机、基因技术、无人机技术等应用于生物多样性监测。

  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植被多样性稳步提升。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2%到今天的22.96%,森林蓄积量增加了85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保持“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森林生态状况不断改善,森林植被多样性有关指标明显好转。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趋于复杂,森林树种组成呈多样化。

  天然林保护修复,筑牢生态屏障。中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20年来,天然林资源恢复性增长持续加快,森林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森林碳汇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天然林占我国森林面积的64%、森林蓄积量的83%,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和精华。2019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标志着我国天然林保护迈入了全面保护修复的新征程。

  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安排工程建设任务5.15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了4个多百分点,每年在保水固土、防风固沙、固碳释氧等方面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达1.38万亿元,为增加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保护恢复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湿地分布广、类型丰富、面积广大,从寒温带到热带,从平原到高原山区均有湿地分布,涵盖了《湿地公约》中所有湿地类型。中国湿地面积约536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58%,占全球湿地面积的4%,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中国湿地调查监测取得重大突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明确湿地为一级地类,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监测工作首次实现年内全覆盖,在22个省(区)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许多重要的珍稀鸟类得到有效保护。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种群数量达140只左右,几乎保护了这一物种种群数量的30%。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在全国多地频现。

  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提前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近3年来,累计治理沙化土地600万公顷,新建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33个,新增封禁保护面积35万公顷,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总数达104个,封禁保护面积达174万公顷。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强化物种及栖息地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稳中有升。中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呈主体上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大型猫科动物栖息地明显改善。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种群开始扩大,数量增长。亚洲象野外种群从1985年约180头增长至约300头。藏羚羊野外种群恢复到30万头以上。野骆驼种群数量已超过800头。一度野外灭绝的野马、麋鹿重新建立起野外种群。实现了全球首次野化放归人工繁育的黑叶猴,首次林麝野化放归试验成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德保苏铁通过野外回归,重新在其模式产地广西德保县建立了稳定居群。自2016年起至今,全国范围内开展保护候鸟志愿者“护飞行动”,参加人数3.3万人次,行程累计达48万公里。

  全国建有各级各类植物园近200个,收集保存了占中国植物区系2/32万个物种;建立了240多个动物园、250处野生动物拯救繁育基地;建立了400多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育基地;建立了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深圳国家基因库、药用植物基因库,收集和保存了中国野生生物资源。中国已完成植物保护战略70%的主要目标。(稿件由国家林草局保护地司提供)

网络实名:吉林省林业产业网
Copyright 2008-2009 jllycy.com,All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     承办维护:吉林林业科技信息中心    电子邮箱:jllycyxh@163.com     联系电话:0431-88627576(协会)

ICP备案号:吉ICP备06006197号  网页分辨率1024*768  建议使用IE5.0以上版本浏览


吉ICP备18005204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