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企业风采

 

地址:长春市南关区大经路2206号21世纪A座1008室

网址:http://jllycy.com  或:吉林省林业产业   

 E--mail:jlslycyxh@163.com

邮编:130041   

 

欢迎光临吉林省林业产业网站,如果您有什么建议和要求,请您联系我们!
《林业产业信息》2021年第8期

     2021-8-25       访问次数:749次

 

林业产业信息

8

(总第295期)

 

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主办        2021826

 

本 期  要  目

2  习近平:发扬塞罕坝精神,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2  我国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24.1%——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5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7  国家林草局推进林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8  中国林产协发布推进“双碳”战略行动方案

8  福建三明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出林业碳汇商品化新形式—— 一张“碳票”背后的改革与期盼

 

 

 

 

 

 

 

习近平:发扬塞罕坝精神,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习近平总书记23日下午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纪念林位于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是塞罕坝精神发源地、百万亩林海起源地。习近平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他强调,你们做的事非常有示范意义,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和深远影响。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来源:国家林草局)

 

我国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24.1%——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已经连续30年实现“双增长。继续提高森林覆盖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往哪些方向重点发力,处理好哪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和专家。

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森林覆盖率仅有8.6%。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2020年底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森林蓄积量达到175亿立方米,森林面积达到2.2亿公顷。

“树更多、山更青、地更绿,增进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所长张建国说,从2000年到2017年,我国贡献了全球1/4的绿色增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全球森林资源大幅下降的趋势,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仍然低于全球32%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总体上,我国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比较脆弱的国家,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任重而道远。”张建国表示。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更好发挥植树造林的重要作用。”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吕志奎说,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固碳作用,要持续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增量。

“目前适宜和比较适宜的气候区和立地区造林绿化基本完成,造林绿化重点将向‘三北’等困难立地区转移。‘三北’地区多为干旱半干旱荒漠、高寒、盐碱立地区,造林绿化难度大,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强化科学绿化,造管并重,提高绿化质量,才能如期实现规划目标。”张建国说。

绿富双赢、全民参与,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规划目标如何实现?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介绍,“十三五”期间,我们在国土绿化中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十四五”时期将继续坚持。

坚持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推进国土绿化的骨干作用。“十四五”时期将依托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针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重点区域的突出生态问题,科学实施一批森林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着力加强“三北”等生态脆弱区林草植被保护修复,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

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搞绿化的方针,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加强组织引导。“接下来还要丰富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大力推广‘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建立义务植树全国‘一张图’和移动管理平台,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同时,持续开展公路、铁路、河渠两侧、湖库周边等绿化建设,推进节约型绿化美化单位、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工厂、绿色营区建设。”张炜说。

坚持增绿与增收有机结合,增强内生动力,调动社会主体投入国土绿化的积极性。在江西遂川县,衙前镇生态护林员张建华靠着生态扶贫政策巡山护林脱了贫。尝到护绿增收甜头的他,每年还租赁流转山场植树,目前累计造林面积1000余亩。“我们将继续发挥造林大户、新型经营主体等带动作用,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做大‘绿色银行’。”县林业局局长肖瑞培说。

在湖南娄底市船山村,公路两侧、房前屋后种满了柏树、红叶石楠,不少村民在家门口搞起了农家乐,旅游饭越吃越香。这是当地“联村建绿”的成果,义务植树和乡村绿化美化结合,全市各级机关部门对口负责700多个重点村庄,开展联合绿化。目前,湖南全省建制村村庄绿化率达64.22%

科学绿化、压实责任,林长制推动林长治

“十四五”时期提高森林覆盖率,需要重点处理好哪些问题?

科学绿化才能有效增绿。国办日前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大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力度,优化森林结构和功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稳定性和碳汇能力。“未来一段时期,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整个绿化工作将由过去注重数量向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刘东生说。

在湖南沅江市草尾镇乐园村,农田网格之间,樟树、银杏、红叶石楠迎风挺立,乔木下配植了灌木、草本和水生植物,以乡土树种和常绿阔叶林为主要树种的第五代农田防护林,突出近自然理念,强化混交和复层,有效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

湖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清说,湖南将科学造林的理念融入正在编制的中长期林草建设规划中,同时不断落实种苗、栽植、管护等环节的目标责任,加强全过程管理,切实保障绿化成效。

张炜介绍,要不断优化营造林任务结构,加大封山育林和退化林修复比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加大灌草比重。制定符合各地实际的主要乡土树种草种名录,进一步明确不同区域的造林种草关键技术要求。制定国土绿化成效评价办法,设定差异化的评价指标,引导各地科学开展林草植被建设。

提高森林覆盖率,关键在于落地见效。“夏天天气干燥,要抓紧把杂草和枯枝清一下。”一大早,安徽怀宁县石牛村党支部书记程永亮就带着防火队员到鹤形山巡护。作为村级林长,这段时间程永亮每天上山入林,防范火情。如今,怀宁县有各级林长649人,基本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争取到2021年底前全面建立省、市、县、乡、村等各级林长体系,将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4.1%的目标指标层层分解落实,纳入各级林长目标考核体系,确保任务落地落实。”张炜说。

“林长制推动林长治,护绿增绿更有抓手。”吕志奎说,眼下各地通过出台具体管理办法、引入智慧巡山软件等,推动林长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下一步要健全森林生态治理体系,植树造林和爱绿护绿有机统一,各级林长上下互动,把国土绿化任务压得更实。”(来源:国家林草局  顾仲阳 常钦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百年来,伴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经历了光辉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

我们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1972年我国派团参加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后,197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提上国家重要议事日程。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党和国家将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境政策,逐步建立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机构,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接轨国际、立足国情,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污染防治思路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由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由分散治理向分散与集中控制相结合转变,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向前推进。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新思想新举措,要求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在科学发展中不断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规律认识更加深化

党中央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谋篇布局更加成熟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

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

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

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

党的十九大修改通过的党章增加“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20183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

体制制度更加完善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出台数十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具体改革方案,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制修订近30部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法律,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日趋完善。

组建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河(湖、林)长制等改革举措全面实施。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为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工作成效更加彰显

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24.3%,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

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约48.4%,超额完成下降40%45%的目标。

“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国际影响更加深远

认真落实生态环境相关多边公约或议定书,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和愿景,积极筹备《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来源:国家林草局

 

国家林草局推进林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日前印发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3个通则,推进林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通则规定了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的基本原则、种植模式、种植区选择、品种选择、关键技术、产品采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基地建设等基本要求。指出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是指在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清洁化生产、绿色防控等生态培育措施种植药用植物。

林草中药材野生抚育通则规定了林草中药材野生抚育的基本原则、抚育模式、抚育区选择、技术要点、关键环节管控以及基地管理等基本要求。指出林草中药材野生抚育是指对原生境内自然生长的中药材,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及群落生态环境特点,主要依靠自然条件、辅以轻微干预措施,提高种群生产力的一种中药材生态培育模式。

林草中药材仿野生栽培通则规定了林草中药材仿野生栽培的基本原则、典型模式、栽培区选择、品种选择、关键技术、产品采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基地建设等基本要求。指出林草中药材仿野生栽培是指在生态条件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中,根据中药材生长发育习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遵循自然法则和规律,模仿中药材野生环境和自然生长状态,再现植物与外界环境良好生态关系的中药材生态培育模式。(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记者马雨晶

 

中国林产协发布推进“双碳”战略行动方案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日前发布推进“双碳”战略、促进绿色发展行动方案。协会将系统开展相关专题研究、加快推进团体标准研制、全面推进行业绿色认证、启动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试点、开展行业专项活动等。

  林产工业行业涉及原木、锯材、人造板、地板、家具等,不仅在原材料生长、培育过程中,可以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且在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碳排放量远低于钢材、水泥等其他基础材料,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具备贮碳减碳等实现碳中和的正向贡献能力。

  方案指出,协会拟联合中国林科院科信所、国家林草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中国林科院木材所等行业研究机构,系统梳理并研究国际通行与林产工业实践相结合的绿色加工、低碳替代、生物质能源发展等可行性技术方案,研究林产工业碳中和主要实现路径。同时,拟在人造板、地板、木门、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重点行业领域遴选优秀企业开展碳盘查、碳标签与核查试点,指导企业开展碳盘查工作,鼓励制定企业碳中和发展战略及实现路径并积极推动实施。

  方案提出,广大林产工业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学习研究碳计量、碳中和相关政策法规和方法学,参加到相关标准的制订、方法的确定和制度的建设过程中,为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赋能,贡献行业力量。(来源: 国家林草局

 

福建三明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出林业碳汇

商品化新形式—— 一张“碳票”背后的改革与期盼

一阵清风吹过,盛夏里的福建三明,青山沙沙作响。对这片葱郁的绿色,三明人早已习以为常。

但很多人还不知道的是,这片绿色背后的价值即将有个新说法。

不久前,三明推出了“碳票”,加上之前推出的“林票”,三明一直探索如何将广袤的森林资源盘活。

这一次,三明将目光瞄准了现在很火的“碳汇”。

全市2850万亩林地,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做些什么?又能借“双碳”目标的东风收获些什么?

全国首张林业“碳票”

“‘碳票’要是也能有个交易平台,那我们山上林子的碳储量就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了!”716日,福建省三明市林业局造林科长武辉在电视里看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的新闻后,深受启发。

518日,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党支部书记张林顺代表全村领取了一张编号为“0000001”的林业“碳票”,这是全国首张林业“碳票”。

这张“碳票”上清楚标记着基本情况:常口村3197亩林地,在过去5年期间,林木自然生长量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为12723吨。

“碳票”的推出引发广泛关注,老百姓互相打听着、议论着——什么是“碳票”?

武辉介绍,“碳票”就是林地林木的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这片林子的固碳释氧功能可以作为资产进行交易的“身份证”。

“碳票”有什么用?

可交易——三明首批推出5张“碳票”,总计碳减排量29715吨。“碳票”推出当天,福建通海镍业科技有限公司便以4万元的价格购买了其中1张“碳票”,买下了2723吨碳减排量。

可质押——福建金森碳汇科技有限公司以每吨10元的价格购买了3张“碳票”,相当于收购储备了18294吨的碳减排量,并以这些碳减排量作为质押,获得兴业银行三明分行授信贷款额度500万元。

“‘碳票’符合时代潮流,更符合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要求,我们相信这个领域未来具有发展潜力。”中国农业银行三明分行乡村振兴金融部副总经理杨菲菲说。

“碳票”谁来发、谁能领?

在三明,林业“碳票”不仅仅是林业部门一家的事。今年3月出台的《三明市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就是由三明市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金融监督管理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的。这个办法规范了 “碳票”的制发、评估、质押、流转、交易等各环节。根据《办法》,任何林业经营主体都可以申请“碳票”,经相关部门审核与评估,由三明市林业局制发“碳票”。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作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策源地,三明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出许多好经验好做法,特别是在集体林的碳汇价值实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早在2010年,三明就率先在全国营造了首片企业碳中和林。目前,全市已实施林业碳汇项目12个,面积118万亩,其中成功交易4个项目,交易金额1912万元。

武辉告诉记者,“碳票”和林业碳汇项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按照目前的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生态公益林、天然林、重点区位商品林等都不能开发林业碳汇项目。而“碳票”的开发主体则宽泛很多,只要是权属清晰的林地、林木都可以申请“碳票”。另外,“碳票”针对森林自然生长条件下每年的净固碳量,而碳汇项目则指的是每年新增的额外碳储量。

“无论是开发主体范围,还是计量范围,‘碳票’都是林业碳汇项目的有益补充。”武辉说。

在三明,和“碳票”形成互补的还有“林票”。这是三明在2019年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

沙县区夏茂镇的家庭林场主洪集体承包了2000多亩林地,种植油茶,发展林下经济。去年,他领到了4张“林票”,并以此质押获得20万元贷款。

“林票”是对山林未来收益的提前兑现。三明市林业局林改科科长谢锦斌说:“林权证是承包权的‘定心丸’,‘林票’则是收益权的‘定心丸’。”

目前,三明已经制发“林票”总额1.12亿元,惠及5.99万人,人均获得现值744元“林票”,163个试点村每年村集体可增收5万元以上。

“我这片林子已经有了‘林票’,正打算申请‘碳票’呢。”洪集体经营林业的信心更足了。

“林票”和“碳票”,是三明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探索,也是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化。

张林顺感慨,这两张“票”架通了“绿水青山”通往“金山银山”的桥梁。

推出“碳票”只是一个开始

“‘碳票’有创新性,更全面地反映了森林固碳释氧的功能,有利于盘活林业资源。”这是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刘家顺对“碳票”的评价。

他曾到三明专题调研“碳票”。他认为,“碳票”拓宽了森林生态价值的实现渠道,调动了经营主体提高林业经营水平的积极性。

“林业经营主体要想提高‘碳票’的价值,就要通过提高森林蓄积量来提高碳储量,从而实现生态系统改善与经济效益提高的良性循环。”刘家顺进一步解释道。

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新造林空间比较有限,通过提高森林蓄积量来提高出材量、碳储量是战略需要,也是现实选择。

谢锦斌告诉记者,三明很多地方实行经营主体和国有林场、大型企业合作,将集体林以多种合作方式委托专业团队开展森林经营,森林蓄积量得到大幅增长,有的甚至能翻倍。

在刘家顺看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要多样化,凡是有利于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盘活林业资源、得到社会认可支持的创新和探索都是值得鼓励的。

对于一项新事物,“碳票”相关配套体系建设还在路上。

三明市林业局局长陈平介绍,三明打算依托三明林业产权交易中心或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开展林业“碳票”登记、交易,推动“碳票”上市交易,变成真金白银。

“上市之后,谁来接盘很关键。”陈平坦言,社会资本购买“碳票”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高。

“‘碳票’是森林固碳释氧生态价值新的实现方式,可在自愿碳中和市场上发挥一定的作用。”刘家顺认为,应该推动建立自愿碳交易市场,引导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大中型活动组织方、旅游景区等,通过购买林业“碳票”来践行社会责任,支持生态建设,实现自愿碳中和。

陈平希望,国家层面能从创新林业碳汇方法学、建立森林固碳存量纵向补偿机制等方面,支持三明林业“碳票”改革。

三明已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试点任务之一。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论永远不会过时。“‘碳票’改革与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陈平说。(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记者 迟诚)

 

 

 

 

 

 

网络实名:吉林省林业产业网
Copyright 2008-2009 jllycy.com,All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吉林省林业产业协会     承办维护:吉林林业科技信息中心    电子邮箱:jllycyxh@163.com     联系电话:0431-88627576(协会)

ICP备案号:吉ICP备06006197号  网页分辨率1024*768  建议使用IE5.0以上版本浏览


吉ICP备18005204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004号